麥帥為子祈禱文A Father’s Prayer(中英對照)
麥帥為子祈禱文
作者: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
主啊!
請陶冶我兒子,使他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能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軟弱的;
使他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能夠在畏懼的時候認清自己,謀求補救;
使他在誠實的失敗之中,
能夠自豪而不屈;
在獲得成功之際,能夠謙遜而溫和。
請陶冶我的兒子,使他不要以願望代替實際作為;
使他能夠認識主—並且曉得自知乃是知識的基石。
我祈求你,
不要引導他走上安逸舒適的道路,而要讓他遭受困難與挑戰的磨鍊和策勵。
讓他藉此學習在風暴之中挺立起來,
讓他藉此學習對失敗的人加以同情。
請陶冶我的兒子,使他的心地純潔,目標高超;
在企圖駕馭他人之前,先能駕馭自己;
對未來善加籌畫,但是永不忘記過去。
在他把以上諸點都已做到之後,還要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
使他可以永遠保持嚴肅的態度,但絕不自視非凡,過於拘執。
請賜給他謙遜,
使他可以永遠記住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
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
和真實力量的溫和蘊藉。
然後,作為他的父親的我,才敢低聲說道:「我已不虛此生!」
A Father’s Prayer
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bone will not be where his backbone should be;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 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n,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learn to laugh, yet never forget how to weep;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延伸閱讀:
愛因斯坦的名言佳句(中英對照):盲目相信權威是真理的最大敵人
麥克阿瑟將軍簡介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 年) 是一位美國將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 中指揮西南太平洋,監督盟軍成功佔領戰後日本,並在朝鮮戰爭 (1950-1953) 中領導聯合國部隊。麥克阿瑟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才華橫溢、直言不諱。
麥克阿瑟將軍早年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於 1880 年 1 月 26 日出生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兵營。麥克阿瑟的童年是在他的陸軍軍官父親亞瑟·麥克阿瑟 (1845-1912) 駐紮的西部邊境哨所度過的。年輕的麥克阿瑟後來談到這段經歷時說:“正是在這裡,我學會了騎馬和射擊,甚至在我會讀書或寫字之前——事實上,幾乎在我會走路或說話之前。”
1903 年,麥克阿瑟以全班第一的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裡,他是一名初級軍官,駐紮在菲律賓和美國各地,在遠東擔任他父親的助手,並於 1914 年參與了美國對墨西哥韋拉克魯斯的佔領1917年美國加入一戰後,麥克阿瑟在法國協助領導第42“彩虹”師,晉升為準將。
步入婚姻
從 1919 年到 1922 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擔任西點軍校校長,並實施了旨在使學校現代化的各種改革。1922 年,他與社交名媛路易絲·克倫威爾·布魯克斯(Louise Cromwell Brooks,約 1890-1965 年)結婚。兩人於 1929 年離婚,麥克阿瑟於 1937 年與讓·費爾克羅斯 (Jean Faircloth,1898-2000 年) 結婚,並於次年育有一子亞瑟·麥克阿瑟四世 (Arthur MacArthur IV)。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 年,隨著擴張主義的日本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被召回現役,並被任命為遠東美軍司令。1941 年 12 月 8 日,他的空軍在日本人的突然襲擊中被摧毀,日本人很快入侵了菲律賓。麥克阿瑟的部隊撤退到巴丹半島,他們在那裡艱難求生。1942 年 3 月,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1882-1945 年)的命令下,麥克阿瑟及其家人和他的工作人員乘坐汽艇逃離科雷希多島,逃往澳大利亞。不久之後,麥克阿瑟承諾,“我會回來的。” 1942 年 5 月,美菲聯軍攻陷日本。
1945 年 9 月 2 日,麥克阿瑟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航空母艦上正式接受日本投降。從 1945 年到 1951 年,作為日本佔領區的盟軍指揮官,麥克阿瑟監督了日本軍隊的成功復員以及經濟的恢復、新憲法的起草和許多其他改革。
朝鮮戰爭
1950 年 6 月,朝鮮共產黨軍隊入侵與西方結盟的大韓民國,發動了朝鮮戰爭.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被任命負責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隊聯盟。那年秋天,他的部隊擊退了朝鮮人,並最終將他們趕回了中國邊境。麥克阿瑟會見了杜魯門總統,後者擔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政府可能將入侵視為敵對行為並介入衝突。這位將軍向他保證,中國干預的可能性很小。然後,在 1950 年 11 月和 12 月,大批中國軍隊進入朝鮮並猛烈攻擊美國防線,將美軍趕回韓國。麥克阿瑟請求允許轟炸共產主義中國並使用來自台灣的國民黨中國軍隊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杜魯門斷然拒絕了這些要求,
1951 年 4 月 11 日,杜魯門以不服從命令為由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總統當天在對美國人發表的講話中說:“我認為,出於以下重要原因,我們必須努力將戰爭限制在朝鮮:確保我們戰士的寶貴生命不被浪費;確保我們國家和自由世界的安全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並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 麥克阿瑟被解僱,他說,“這樣就不會對我們政策的真正目的和目標產生任何疑問或混淆。”
麥克阿瑟被免職在美國公眾中引起了短暫的騷動,但杜魯門仍然致力於將朝鮮衝突保持為“有限戰爭”。最終,美國人民開始明白麥克阿瑟的政策和建議可能會導致一場大規模擴大的亞洲戰爭。
晚年
1951 年 4 月,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回到美國,受到英雄般的歡迎,並在各個城市舉行閱兵儀式。4 月 19 日,他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戲劇性的電視講話,批評杜魯門的朝鮮政策。將軍最後引用了一首古老的軍歌:“老兵不死;他們只是消失了。
麥克阿瑟和他的妻子住在紐約市華爾道夫酒店的一間套房裡。1952年,有人呼籲麥克阿瑟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競選總統;然而,該黨最終選擇了德懷特·艾森豪威爾(1890-1969 年),他後來贏得了大選。同年,麥克阿瑟成為電氣設備和商用機器製造商雷明頓蘭德的董事長。
麥克阿瑟於 1964 年 4 月 5 日在華盛頓特區的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去世,享年 84 歲。他被安葬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麥克阿瑟紀念館。
延伸閱讀

Pingback: 【讚美分享】祢的愛 Your Love - 幸福地圖